河道流量是反映水資源分布、防汛抗旱、生態保護的核心指標。據水利部數據顯示,我國現有流域面積 50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超 4.5 萬條,傳統人工監測模式面臨效率低、誤差大、實時性差等難題,這時雷達河道流量監測系統在智慧水利建設中就發揮出重要作用。
雷達河道流量監測系統是常用的一種技術設備,其原理是利用 K 波段雷達波檢測水面流速,非接觸式測量避免設備磨損,適合高含沙或腐蝕性水體。
在防汛抗旱領域,雷達河道流量監測系統可部署于水庫上游和易澇河段,實時監測水位并聯動預警系統與閘門控制,縮短預警響應時間,降低內澇風險;在水資源管理方面,可用于灌區渠道水位監測和生態流量監管,精準計量水量、守護河道生態基流;在城市水務場景中,能監測地下管網水位及污水處理廠水池水位,提升排水內澇處置效率和污水處理自動化水平。
在設備選型時,我們可以關注測量量程是否匹配監測場景的水位變幅,通信方式是否適應部署環境(如偏遠地區可選帶衛星通信的設備),以及安裝方式是固定式還是便攜式。設備需通過相關行業認證,確保數據合規接入上級系統。與傳統接觸式水位計相比,雷達水位監測站維護頻率低、壽命長、洪水適應性強,雖初期成本較高,但長期綜合效益顯著,尤其適合高維護成本或復雜環境場景。
例如TH-SW3雷達河道流量監測系統,是一款基于微波技術的全自動水文在線監測系統,可同時測量渠道內水位、流速、流量和降雨量。它采用先進的K波段平面雷達技術,通過非接觸的方式測量水體的流速和水位,根據內置的軟件算法,計算并輸出實時斷面流量及累計流量;可用于河道、灌渠、地下排水管網、防汛預警等場合進行非接觸式流量測量;該產品具有功耗低、體積小巧、可靠性高、維護方便的特點;測量過程不受溫度、泥沙、河流污染物、水面漂浮物等因素的影響。